荣获2019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针对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中新新型生态城市,创新提出融入非常规水多源协同利用和低影响开发的生态城市新型水系统构建模式、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实施途径及技术方法,系统解决了水资源匮乏、环境本底差、建设标准高等因素叠加影响的规划建设复杂难题。项目首创所有涉水设施全统筹、非常规水多源多级净化利用、水质水量保障及动态联动联控的缺水型生态城市水系统构建与智能管控成套技术,创新研发切合滨海盐碱区域特征的LID空间布局-水系统构建与水质提升-生物滞留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调蓄与利用-景观生态改善-管控保障为一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成套技术,在中新生态城整体示范,昔日的盐碱荒滩蜕变为繁荣宜居的绿色生态新城。
荣获2013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项目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大、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含量高、冬季低水温等影响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新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改进重大需求,以稳定达标、高效、节能、省地为主要目标,研究开发高效初沉(发酵)池、短流程环沟型改良A2/O高效除磷脱氮、强化硝化悬浮填料、滤布滤池机械过滤深度处理等关键技术与工艺系统以及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一级A稳定达标集成工艺,并进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创新开发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了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稳定达标工艺流程、城镇污水水质改善的高效初沉发酵池系统、强化硝化功能的悬浮填料工艺系统、短流程改良A2/O高效除磷脱氮系统,率先推进国产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了机械过滤(滤布滤池)系统,创新提出了一级A稳定达标工艺流程选择模式及工艺组合方式以及提标改造全程节能降耗途径与技术措施,整体提高了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与氮磷去除能力、降低了能耗药耗、减少了污泥产生量、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荣获2021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针对我国特有而欧美发达国家未遇到的多重影响因素交错叠加动态复杂水质环境条件下城镇污水高标准达标与再生利用的瓶颈问题,围绕污水排水系统的管网输送-生物处理-污泥处理-微量污染物-接纳水体和工程运行特性+技术机理+影响因素+调控机制/技术,首次开展实际工程环境条件下的全过程系统性研究,揭示全过程微观响应机理并提出宏观工程调控机制。项目揭示和阐明了污水管网污染物转移转化、除磷脱氮功能微生物响应、污泥膨胀及生物泡沫、污泥稳定化、微量污染物迁移转化、接纳水体水质演变的工程运行特性、技术机理和调控机制等,创新发展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与优化运行的工程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对策措施,着重解决了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中时常遇到的理论指导欠缺、技术机理不明晰、技术选择依据不充分等工程基础问题。
荣获2018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针对我国城市水体“水量少、流速低、污染重”等水体黑臭共同特征,基于水体黑臭特征及原因以及水体生态修复机理的科学剖析,以水体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为核心,创新提出了“水变清-水流动-水自净”的三步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策略,提出了以“复式断面、循环补水、生态基流”为核心,以“安全、和谐、亲水”为基调的城市水体治理工程技术理念,形成了基于水质水量和水体功能定位的设计理念,建立了以城市水体外源污染控制为核心的设计思路。
荣获2016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针对我国城镇污水普遍高无机组分含量、高SS/BOD5比值、低碳氮比导致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高污泥产率、低污泥活性、低效能等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传统初沉池进行奇妙的创新发展,增设污泥层悬浮及旋转的低速推动设备,在国际上首创了初沉池污泥原位发酵碳源截留和悬浮固体无机组分同步分离技术,提供一种集对进水悬浮固体高效沉淀去除和初沉污泥产酸发酵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初沉发酵池系统,充分截留进水中的有效碳源,改善污水水质特性,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有效解决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